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4:40 点击次数:133
太长不看:
2月下旬以来,外资流入港股的板块集中性很强,只买科技龙头,在泛消费和红利板块上与南向资金存在明显分歧。
历经一个多月上涨后,港股估值仍整体较低。若对比美股ChatGPT退出以来涨幅,港股还有很长的路可走。
应谨慎看待本轮港股科技牛的外溢效应。即便港股与美股AI浪潮,都带动了相关行业盈利预期转暖,并从情绪上利好整体市场,但财政结构、家庭资产结构方面中美存在差异。
港股牛市的新变化2025年开年以来,港股以惊人的韧性上演了逆风翻盘的大戏。截至目前,这出大戏又有新的看点。
截至3月10日,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8%,并创下三年新高;恒生科技指数更以31%的涨幅领跑全球,单周涨幅一度逼近10%。
本轮上涨过程中,港股上涨的板块已从科技股陆续向外延伸,过去一个月涨幅前三的信息技术、通讯和可选消费,再过去一周的涨幅已位列二、三、五位,材料、日常消费等板块开始“后来居上”。
下一阶段,港股牛市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?科技牛能否转化为全面牛?
资金层面,仍有加仓空间此外,之前犹豫的外资也开始跑步入场。以韩国为例,今年2月韩国投资者投资A股和港股的月度交易额达7.82亿美元,环比增长近200%。
资金面整体来看,
虽然海外主动基金仍在流出,但以港股宽基指数、港股行业指数为代表的海外上市被动基金流入速度已经提速;
此外,南向资金继续大手笔买入(年初以来累计买入3139亿港币,为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),对港股的定价权也不断上升,港股资金面的积极因素正在占据主导。
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,2月下旬以来外资流入港股的板块集中性较强,主要是买科技龙头,但在泛消费和红利板块上与南向资金存在明显的分歧。
在南向资金视角下,零售、银行、汽车等都是重点流入行业;但主动外资视角下,上述行业或与内地基本面以及中美关税预期关联性更强,短期内可能左右情绪。